策展人:陳進陳默
展覽總監:楊麗蔣林
展覽協調:劉海波(89958068)邱光平(88887539)
展覽主辦:成都天藝村
展覽地點:成都天藝村(成都武侯大道三河段20號,機場路月亮灣花市前一百米)
展覽時間:2005年9月5日——9月7日(每日下午1點——6點出展作品)
(9月5日下午1點開幕酒會)
出展藝術家:AraiShin-ichi(日本)、DanielAnderson(加拿大)、PaulGregoire(加拿大)、JohanneChagnon(加拿大)、MartinRenteria(墨西哥)、MariNovotny-Jones(美國)、MilanKohout(美國)、voila(香港)、丸仔(香港)、邵燕心(西安)、劉翔杰(西安)、陳進(北京)、余極(成都)、周斌(成都)、陳秋林(成都)、劉成英(成都)、辜鑫(成都)、王挺(成都)、何利平(成都)、賈茜蘭(成都)、胡興(成都)、破水(重慶)、董勛(重慶)、宋軼(重慶)
文本記錄:TangPeixian(香港)、HuoShaoxia(silvia)(香港)、王霓(北京)
英文翻譯:文瑞(北京)、萬奇(成都)、李冉(成都)
關于展覽:不管是西語方式還是漢語方式,對“打開”(亦或是“OPEN”)概念而言,很難找到由于語言背景差異產生的能指歧義。這是因為,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溝通和意圖傳達,雖版本不同,效果卻是一致的。所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都是對上述事實的經驗主義的確認與總結。生活需要OPEN,藝術何嘗不需要“打開”?在經濟文明快速增長和文化生態不斷豐富的今天,當代藝術也在同步地健康發展。只所以強調“打開”,是因為在多元的藝術當代,“打開”對創造力的無窮可能挖掘的重要性,以及在進行與此相關的工作時需要對不合理的規則與限制改良的重要性。同時,只有在“打開”的文化寬松中,我們才可能找到更多的誠實與厚道,并籍此釋放更多的幸福快樂。與前五屆藝術節相同的是,參展藝術家來自世界各地;而有所不同的是,他(她)們都帶來了對藝術的新的感悟和新的理想。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行為表演方式早已成為一種當代藝術的成熟語言。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如何做出更好的作品,而不再是無聊的是與不是的生存權問題。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第三城,成都正不斷地以其鮮亮的形象,證實著其價值與魅力。(信息來源:Tom 陳默)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